![]() |
![]() |
|
![]()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活动回顾 >> 正文 |
|
|||||
课程回顾 | 生涯咨询师执业技能训练营贾杰老师依旧以自己特有的风趣、幽默、专业的授课风格开始了本次的课程内容,引导学员如何从专业化,到职业化,再到专家化的精进与升级。授课期间,贾老师信手拈来段子不断,时不时引发学员阵阵掌声和欢笑声,但欢笑之余,细细琢磨每个段子的后面,都蕴含了很多咨询的逻辑,让学员们脑洞大开。
接下来概括性的总结三天课程的核心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咨询前
首先我们应明确生涯咨询师的角色定位,是促进个体生涯发展能力的提高,提升个体应对变化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让来访者:清楚自己的角色,明确环境对你的期待,从而理性决策,并付诸有效行动。 正确区分生涯咨询和心理咨询,生涯咨询的服务对象是心理健康的人,而心理咨询的服务对象是心理正常但不健康的人,具体区分的方法可以通过持续时间、痛苦程度和是否影响社会功能这几个维度来识别。 咨询前的工作流程包括服务的介绍、预约登记、信息收纳、档案建立等,可由咨询师助理来完成,虽然是一些行政性的工作,但可以增加来访者对咨询师专业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咨询中 一、建立咨询关系 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成功与否的关键和基础,来访者和咨询师需要形成工作同盟,在目标上达成一致,具体体现在: 平等——两位专家的合作; 真诚——对等交换; 接纳——真正的关心; 积极——发现资源。 咨询前的六句话: 1 感谢信任 感谢参加本次的咨询,感谢对前期准备工作的配合。 2 邀请介绍 询问对方怎么称呼TA,会让TA觉得更自然一些。 3 保密说明 前期填写的所有资料,以及本次咨询过程中谈到的所有问题都会完全保密,同时,保密是相互的。 4 三原则 会谈的话题积极正向,即有利于目标的达成;可自控,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可以完成的,而不是去改变别人;生态平衡,问题的解决不能危害社会或他人。 5 时间约定 一般约定1个小时,有时间限制,才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6 话题选择 从来访者众多想咨询的问题之中,挑选一项当下最迫切想解决的,这样才能聚焦。 二、澄清问题 澄清问题的阶段,咨询师一定要懂得悬浮注意,即体验和洞察同在,这样才能看到问题的全貌,且不会被来访者带偏。具体的操作流程为:建立假设—搜集信息—验证假设—确定问题,如果流程结束,还是没有办法确定问题,那么就需要咨询师重新建立假设,再走一遍流程。 所有的生涯发展问题,都可以分为决策类和非决策类。如果是决策类,那么在澄清问题的时候,可以采用决策四步法(十字架模型),即询问对方,是否有决策权,决策的截至日期,身边重要他人的观点,以及最终想达成的目标。另外也可以采用决策体验单和决策平衡单这两个工具来完成决策类问题的澄清。 如果是非决策类,可采用菱形模型,也是四步,先询问期待,即如果问题解决了,对方期待看到的结果是什么?具体哪些表现?怎么来量化;再评估实现目标的可能性,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然后看价值,实现目标的动力和意义是什么?最后明确行动,已经做了哪一些?还要做什么和具体的计划。 三、分析问题 从经典的生涯发展理论中,去提炼分析问题的不同视角。
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又发展出来了后现代取向,它没有理论体系,只有方法,更关注未来积极的方向。
理论 分析问题的视角 特质-因素论 无法找到匹配的目标 生涯发展理论 无法获得平衡的生活 工作适应论 不能适应环境的要求 信息加工理论 (CIP) 无法做出最佳选择 社会认知生涯理论 (SCCT) 不愿意尝试新的可能 后现代主义 无法开启有效行动 四、解决问题 针对不同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其实都有很多种,其中,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五、促进行动 推动来访者行动是整个咨询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如果没有行动,所有理念上达成的共识都没有意义。在这个部分,贾杰老师借用了NLP大师Robert Dilts的六层次模型。 通过六个维度的梳理,帮助来访者确立合理的行动计划。计划需要有一点点挑战,并且可以实现,在行动中,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的尝试,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行动计划。
咨询后 咨询结束后,撰写咨询报告,并根据来访者的反馈或建议,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咨询师的成长其实一直贯穿咨询的全程,在知识层面,需要牢固掌握心理学基础和生涯发展理论,了解理论背后的假设及观点,并能灵活运用在实际的问题中;在技能层面,咨询终究是一门实践为王的学问,前期可以从公益咨询开始,大量的去积累咨询案例,做到触类旁通,从专业走向职业;在才干层面,一个好的咨询师,需要有自我认同感、尊重并欣赏自己、对改变秉持着开发的态度、真正关注他人的幸福等等,在生活中不断去修炼,方可从职业走向专家。 ![]()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三天三夜的学习在难忘中圆满结束了,学员们除了学习到专业的咨询技术和流程之外,更加深刻的看到咨询的意义,以及未来成为一名生涯咨询师的笃定和信心。 下一篇:没有了
|
首 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活动回顾 | 会员风采 | 加入会员 | 联系我们 |
厦门市生涯规划与发展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23 闽ICP备1801123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