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活动回顾 >> 正文 |
|
|||||
活动回顾 | 生涯探索之理解六层次5月31日晚,在2016年即将过半,在(我们的节日)六一儿童节的前一天,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遇见生涯第十期公益沙龙在厦门图书馆举办!说它小是因为规模确实不大(…废话!),说它大呢,是因为这场沙龙对于来参加沙龙的小伙伴们,收获绝对大大的。 活动刚开始,王老师问了大家一个问题:“当看到沙龙的宣传文案时,哪些字眼让你觉得有兴趣,你今天到沙龙来又是带着什么样的目标?” 答案五花八门:有人是因为选择困难,看到“决策”两字便动心;有人看到“理解”两字,知道真正做到不易,所以想来了解;有人是因为理解后面的“六层次”,因为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不一样,层次差别也会非常大;还有人是因为“生涯”和“探索”,想知道生涯里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去探索的......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问题,跟随王玲英老师,慢慢进入理解六层次的世界—— 一、理解的六个层次和关系 ▌1.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个选择 要不要跳槽、关于选择和努力、关于如何成功等。对此王玲英老师与大家进行互动: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 有人回答会跟朋友相互吐槽,有人会提出要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人觉得越努力越幸运,有人觉得选择比努力重要,谁说谁有理。最后发现,知道很多道理,依然做不了这个决定。 ▼
▌2.小明的一生 通过“小明的故事”来向大家阐述了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身边的人是怎样站在不同的角度去提这些建议的: 小明刚上一年级,连续两次考试班级倒数第一,妈妈觉得是因为周围环境太不好了;奶奶认为是他不认真不努力,所以成绩才不好;然后爷爷说:“我觉得作业做的认不认真跟她的成绩没有必然的关系,而是我觉得他不是读书的料”;最后爸爸说:“读书好有什么用呢,我没读大学照样有房有车,你看隔壁老王,985毕业的现在照样是房奴。” 这四个不同的观点其实是四种不同的观念,看上去每个人有很对,那他又有什么不同的道理呢?其实这就反映了我们理解层次的四层,也是最常见的四层。 ▌3.用理解的六个层次来解释小明家人的行为 用漏斗来做比喻,最底下一层是环境,第二层是行为,第三层是能力技术,第四层是价值观和信念,第五层是身份,第六层是精神。小明的妈妈所属的一层是环境,她认为环境才是影响最终结果的最重要的原因;奶奶是属于行为这一层;到了第三层,就属于爷爷所属的层面,认为他的能力不行,天生就不适合做这个;他的爸爸就属于价值观和信念。 ▼ 二、理解六个层次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 ▌1.信念和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是你对碰到的事物的价值的排序,信念是排完序之后把这个顺序作为一个假设放在你心中,而且坚信不疑。 ▌2.互动——用信念举例子 假设小A,在公司的战略部门,而后成为公司晋升最快的人,你觉得他的同事可能会怎么评价和看待这件事情? 大家的想法: 他是公司的元老,应该提升,运气好,有没有背景,晋升标准是什么,男的女的、领导男的女的(这位同学,你想多了wei~),家庭背景,学历,性格怎样(领导比较喜欢的),创意提出者......等等。这就有大家的信念在里面,背后反映的都是大家的信念。 ▼ ▌3.总结六个层次的关系 漏斗下面的一层是影响上面一层的,孟母三迁改变的是环境,通过环境的改变改变行为,最后提升孩子的能力,上一层是影响下一层的,上一层如果偏了,下一层也就跟着偏了,这就是我们理解六个层次。 ▼ ▌4.互动举例子 看自己经常处于那个阶段,或者朋友对事情是怎样的。 三、用理解六层次进行个人生涯规划 ▌1.想象十年后的你 让大家做一个冥想:在轻柔的音乐声中,把眼睛闭上,然后时光穿越到2026年的今天,想象自己三年、五年、十年后的样子,你在什么地方,什么环境,做着什么事周围有什么,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旁边有谁,和你是什么关系。 ▌2.互动分享 与大家分享自己刚才想到的环境,要非常具体,每一个细节都说到。 ▌3.体会六层次 准备六张分别写着环境、行为、能力技术、价值观、身份、精神的A4纸按顺序放在地上,请一位小伙伴到台前 ▼ ▌4.六层次的贯通 首先站在写有“环境”的纸上,描述自己刚才想的那个场景里面环境是怎么样的,要非常具体,然后向前一步,站在写有“行为”的纸上,回答如果想到达到刚才所描述的环境,需要作出哪些行为,以此类推,每向前一步,都要思考做到什么程度才可以实现刚才的场景,一直到“精神信仰“层面,如果实现刚才所想的场景,自己会是什么一个精神或信仰。 ▼ ▌5.进行反推 到精神层面后,再往回反推,当你拥有这个身份以后,价值观是怎样的 ,以此类推,再回到环境层面 ▌6.进入提问环节 ● 小彩蛋 ● 结束后,张红勤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小的彩蛋,主要玩了两个小游戏: ★ 1.认识坐在自己的身边的小伙伴。 ★ 2.两人一组,手拉手,深情的看着对方,然后反复问一个问题,问10遍。这个问题就是:你是谁?然后用又期待又含情脉脉的眼神看着对方,等待他的答案。 我是谁呢?当问前几遍的时候大家还是笑笑闹闹的,慢慢越来越到后面,每个人都表情都认真起来。正如红勤老师所说的,当我们去思考我到底是谁的时候,有人哭了,有人笑了,有人发现即使是一个小小的身份,也让自己充满了幸福感,有的人发现有很多身份,却发现唯独没有了自己…… 一个小游戏也足以引起我们的深思。 活动结束了,但是生活还在继续,希望十年后,我们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学员课后收获 ★ ♥ 小红苹果: 2.谢谢张红勤老师的互动小游戏。真的是大大的彩蛋。你是谁?那个过去的自己是怎么样的?现在的自己又如何?将来的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是不是能接纳任何时候的自己?只有最大限度的自我接纳,才能最大层次的接纳外在的世界。 3.谢谢遇见生涯的小伙伴,整个过程组织很到位,还很贴心的准备了水果和小食,感恩。 4.相遇是种缘分,谢谢所有到场和分享的小伙伴们。还有非常喜欢一起分享的搭档姐姐。 ♥ 静: |
首 页 | 协会简介 | 协会动态 | 活动回顾 | 会员风采 | 加入会员 | 联系我们 |
厦门市生涯规划与发展协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23 闽ICP备18011234号-1 |